2)第139章 战后!_大明冠军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百件,木锨一百七十把。

  大量的耕牛和农具的引入,让女真有了农耕的条件。但是因为农耕技术不行,所以女真国内的粮食还是不够吃。

  这时女真的建筑也发生了变化:“即樵以架屋,贯绳覆以茅,列木为墙,而瑾以土,必向南,迎阳也。记枢外而内不键,避风也。室必三炕,南曰主,西曰客,北曰奴渐有煽可以临窗坐矣。渐有庞庐矣,有小室焉,下树高栅曰楼子,以贮衣皮。无栅而隘者曰哈实,以贮豆黍。”

  很明显,这个时期的女真已经开始渐渐的向农耕文明转变。

  然而女真或者说后金的起步还是太晚了。他们连民用科技都不行,更不用说是军用科技了。

  他们在军工业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弓”!

  清弓确实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产物,就连英格兰长弓都比不了它。

  可是除此之外他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努尔哈赤在辽东的土地上几乎是纵横驰骋,可是到了宁锦便碰的头破血流。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女真的军工技术不行,他们缺乏有效的攻城手段!尤其是缺乏重炮!

  八旗兵的完全体是在汉八旗和蒙八旗加入之后才出现的。

  跟普通人认知不一样的是,虽然汉八旗和蒙八旗听起来像是独立的八旗。实际上他们只是八旗的附庸部队而已。

  蒙八旗接过了轻骑兵的任务,而汉八旗则承担了轻步兵和火器兵种的任务。那些“真鞑”则一如既往的干自己的重装部队的活儿。

  不得不说这种建军方式是正确的!

  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一个上战场的“真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他们不仅身上的铠甲多,而且大部分的时候,他们承担的都是一锤定音的任务,消耗最大的任务都交给了蒙八旗和汉八旗的士兵。

  这对人口稀少的女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后金就是靠着这样的建军思路拿下了天下!到了灭明之战的后期,真正的硬仗基本上都是汉八旗和蒙八旗,尤其是汉八旗的人打的。

  所以说,人们印象中那支横扫天下的八旗劲旅实际上在崇祯二年还没有出现。因为孔有德还没有投降后金,他还没有给后金带去他们最需要的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

  这时的八旗兵还不是完全体!

  可是时间对王林轩来说也不算太充裕了。

  此时毛文龙已死,孔有德也已经去了登莱。

  虽然王林轩已经改变了历史,但是却没能改变登莱的局势和孔有德在登莱的处境。

  王林轩认为,孔有德有非常大的概率依然在崇祯四年发动吴桥兵变。到时候,八旗劲旅的完全体就要出现了。

  下一次王林轩再遇上八旗兵,他们就有足够的火力跟自己对抗了。王林轩必须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否则,如果自己一直躺在功劳簿上,等自己下一次见到八旗兵的时候,恐怕就是自己败亡的时候了。

  然而,这个问题王林轩只能等自己回山西之后才能解决,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崇祯准备怎么应对新的局势?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