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历史发明家!_大明冠军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看来,实际情况是陌刀可能确实很美好。

  但是!

  陌刀其实并不算是一种主战装备,它只是唐朝弩手的副武器。陌刀和弩的关系大概相当于手枪和突击步枪的关系。

  陌刀只不过就是弩手们用来和冲到面前的敌人近身搏杀的武器。

  除了陌刀之外还有明光铠,在这部纪录片之中,他们“还原”的那个影楼风的明光铠就是现在经常被人引用的那种有着巨大护心镜样式的铠甲。

  可是很奇怪的是,在唐朝的画作之中从未出现过这种样式的铠甲。而且在三国时期就有了“黑光铠”和“明光铠”的描述。

  如果按照节目组所说,明光铠得名是因为巨大的护心镜在阳光下会闪烁出耀眼的金光,那黑光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更重要的是,在唐史和宋史之中反复提及的“明光细铠”之中的“细”怎么解释?

  虽然因为出土文图较少,所以有关明光铠到底是什么样式?以及为什么叫明光铠还有争议,但绝对不是这部纪录片之中用的那种影楼风的所谓“还原”。

  这里顺带说一句,这部纪录片之中最可怜的是他们找来的那个法医和箭手。他们那真是牺牲自己的职业生涯来成全节目组的主张啊!

  那位法医居然说出了:“匕首刺进人体八厘米,但是不致命。”

  好家伙,匕首一共多长?刺进八厘米还不致命?就是刺进大腿都容易流血过多了吧?

  还有那个节目组请来的受过专业弓箭训练的专家。不到十米的距离,射出去的箭矢居然斜着击中目标。

  这水平国内的弓箭爱好者得有九成比他强,还是保守估计。

  很多兵器威力测评的视频,都会玩儿点这样的猫腻。在测试弓箭的时候,如果弓箭的飞行轨迹是直直的插在目标上,那弓箭的破甲能力将达到最强,而一旦弓箭的飞行轨迹歪了,那么其杀伤力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比较两把弓的威力哪一个更强的时候,一定得看箭矢的飞行轨迹。

  但是人家不管!那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弓箭手也不管,他就是要让箭矢斜着飞!

  有些时候为了节目效果,他们还会公然造假。

  在“还原”蒙古西征蒙古士兵对欧洲骑士的战斗中。他们先是展示了一副制作精良的板甲,然后在他们演示用蒙古弓射击板甲的时候,他们居然换了一副用易拉罐材质仿制的板甲,那抛光和结构跟之前那副板甲完全不一样。

  也不知道,节目组是瞧不起大家的智商?还是瞧不起大家的眼神?

  但这还不算完,别忘了蒙古西征的时候欧洲可没有板甲,就算是板甲衣也还没有呢。欧洲大规模装备板甲那都是两三百年后的事儿了。

  得益于这部纪录片的“不懈努力”,在国内历史爱好者的圈子内,很多人都对我们古代的正史的准确性表示了怀疑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