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未雨绸缪!_大明冠军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一切问题的作品,它就是——基然都尼气步枪!

  基然都尼气步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作为制式武器服役的气枪。

  它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大规模装备部队的半自动步枪,它的出现比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第一种制式半自动步枪蒙德拉贡半自动步枪早了两百多年。

  它的威力巨大,使用的是13mm口径的铅弹,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上依然能击穿33mm厚的木板,这等威力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滑膛枪、足以同当时主流的线膛枪媲美。

  它的火力强大,一名气枪手在30秒之内就能打光一梭子二十发子弹。

  那个时代的气枪手往往会携带100发铅弹和3个气瓶,这样,500名气枪手可以连续射击45万发铅弹,在补充了铅弹和气瓶之后,甚至能在半小时内打出去30万发子弹。

  在前工业革命的时代,这样的火力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种制式气步枪,它曾经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被奥地利人装备过1500杆,在对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它猛烈的火力曾给拿破仑的部队带来过巨大的伤亡。

  如果不是他们的对手是那个时代最擅长使用火炮,同时也堪称是当时最伟大的军事家的拿破仑,或许他们真有可能改变战局。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划时代的武器却因为自身的缺陷和工业时代的到来,而仅仅服役了三十五年就不得不退役。

  毫无疑问,不管它有多么出众?当火帽和米涅弹被发明出来之后,它的威力就已经渐渐跟不上同时代的火枪了。

  因为它是气动力的,所以虽然它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上还有能力与同时代的火枪争雄,但是到一百米之后,它的威力衰减得会非常厉害,其远距离杀伤能力完全无法同火帽枪相提并论。

  而且基然都尼气步枪的问题同样非常大!

  首先,即便是气步枪也逃脱不了气密性的问题。只不过气枪的气密性问题并不体现在枪膛上,而是体现在气瓶上。

  基然都尼气步枪的气瓶就是它的枪托,它的气瓶和枪体同样是通过螺纹来固定。固定在枪上的气瓶因为螺纹的固定和密封自然不存在气密性的问题。

  可是那些随身携带的备用气瓶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再加上基然都尼气步枪在当时也算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武器了,所以奥地利人实在是没法给备用气瓶准备带螺纹的“瓶盖”。

  再加上当时的人们没有橡胶,所以奥地利人最终只能用牛皮封口,为了保持气密性他们还得经常往牛皮上沾水。

  不过这个问题王林轩可以解决,因为有了用青铜制造螺母的技术,王林轩完全可以给每一个气瓶都配备“瓶盖”,而不是用牛皮和水。

  然而基然都尼气步枪还有一个问题非常严重,那就是因为没有稳压阀,所以它只能靠枪机来控制气体的释放。这就导致基然都尼气步枪每次释放出的气体压力是不一样的。

  理论上来说,一个气瓶可以打三十发铅弹,但是在实战之中,因为释放的气压不稳定,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气瓶大不满三十发铅弹的情况。

  但是!

  这个问题也不是无法解决的。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