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9章 无解的存在!_大明冠军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的想法自然瞒不过其他人,可是那些大臣就算再怎么反对也不能说出来。因为他们找不到理由!

  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能默认了崇祯对王林轩的封赏。

  明清两代的爵位制度和其余王朝有明显的区别。

  明代爵位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子爵和男爵,伯爵就是最低的爵位了。不仅如此,明代也是没有县伯这种爵位存在的。

  明代的伯爵有四等,分别是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和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王林轩的爵位是云中伯属于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云中是大同府治下的一个县,将王林轩的封地放在这里显然是代表着崇祯希望王林轩能帮他长久的镇守山西。

  当然了,因为王林轩也是有军职在身的,所以在云中崇祯只是赐了他一栋宅子,和一些看管宅子的下人。平时王林轩还是生活在左云卫的官邸之中。

  在崇祯看来,他对王林轩已经算是有些小气了。但是对朝中的重臣们来说,崇祯对王林轩的封赏却让他们非常难受。

  这涉及到明朝一个隐形的制度,那就是官员的升迁制度。

  明朝自英宗之后就有了一个惯例,那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想要做翰林就必须在科举之中考入进士一甲才能确保自己成为翰林选选撰和编修,二甲或者三甲的进士之中,只有那些才华出众而且还年轻的青年才俊才有可能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有了这个制度就意味着,科举真就成了一考定终身,没有考入一甲或者没有被选为庶吉士,那你这辈子就别入阁。当个尚书就是你仕途的最顶点了。

  虽然在普通人看来,尚书就已经非常高不可攀了。

  可那也只是针对普通人而言,一个人地位的高低往往并不取决于他是什么人?而是取决于他周围是什么人?

  就比如一个千万富翁,他在普通人面前自然是大富豪。可是如果把他扔在亿万富翁的圈子里,他恐怕会觉得自己比一个乞丐也没好到哪里去。

  一个兵部尚书在别人面前自然可以耀武扬威,可是在一群内阁辅臣的眼中自然就是小官了。

  能当上尚书的距离内阁其实也就只有一步之遥,明代有很多人的能力和资质入阁并不算过分,甚至本就应该入阁,可就是因为那一次考试,他们的终身上限就已经被确定了。

  当然了,这是文官的事儿跟王林轩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是在武将的身上其实也有类似的一套升迁制度。

  不过跟文官的那一套不一样,武将的那一套可是写在大明律之中了。

  按照明朝的规定公侯伯都是正一品之上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的超品。公侯伯入都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不过这些超品的爵位却不允许担任九卿这样的职务。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