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1章 准备工作!_大明冠军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原本的历史上,吴桥兵变发生在崇祯四年的十一月,到了崇祯五年的八月,孔有德等人败于祖大弼等人之手,吴桥兵变的形势开始急转直下,等到崇祯六年四月,孔有德和耿仲明在鸭绿江口投降后金,吴桥兵变彻底结束。

  这一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从战争形态上来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炮兵对决可能就发生在吴桥兵变之中。

  在崇祯五年正月,孔有德部在新城镇和总兵杨御藩的部队狭路相逢,叛军动用了五门红夷大炮和三百余门大将军炮。而杨御藩所部也有三十余门大炮。

  只可惜在战争中,杨御藩部居然有二十四门大炮炸膛了,让这场史无前例的炮兵对决显得不那么精彩。

  从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上来看,这一战彻底的补强了后金的最后一块短板。

  在这一战之前发生的大凌河之战中,后金也动用了自研的红夷大炮攻击大凌河城。

  可是因为后金的技术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弄出的所谓的大炮就连仓促之间抢修而成的大凌河城也对付不了。

  当时的后金国力有限,而且国内的粮食危机严重。

  大凌河之战后金虽然是打赢了,但是却是用围困的战法生生的困死了祖大寿。

  所以,仗是打赢了,但是后金的短板却依然没有解决,他们还是缺乏攻坚能力。

  对付临时抢修的大凌河城都这么费劲,指望他们攻克宁锦防线更是不可能。他们也无力继续投入资源在火炮和火器的研究上,可以说,这一仗基本上断绝了后金在火器领域继续发展的可能。

  然而,就在这命运的十字路口,孔有德送去了大礼包。让后金直接跳过了研发的阶段,直接拥有了成熟的火器生产技术,从那以后后金入关劫掠就变得更加的容易了。两国的国运也就此逆转。

  如果不是因为孔有德和耿仲明将火器制造技术送给了后金。

  就算大明依然不可避免的会走向灭亡,但是后来赢得天下的人也未必会是后金。

  自古以来趁着中原王朝内乱崛起的北方强敌有的是,后金虽强但是也没强到比当初的秦末的匈奴和隋末的突厥强太多的地步。

  后金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拥有自己的那些前辈都不具备的攻坚能力,而这种攻坚能力就来自于火炮。

  以王林轩的估计,多尔衮并不是一个蠢人。

  虽然研制火炮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黄台吉做的,但是这项国策确实是正确的,多尔衮没有理由不执行下去。

  那么现在的后金绝对也已经拥有了火炮,虽然是削弱版的火炮,但至少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后金之所以现在没有动,除了黄台吉在内部蠢蠢欲动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忌惮王林轩和满桂组合的强大实力。

  一旦他们抢先对大明动手,以满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