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郎神09_仵作惊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简鸿语气十分肯定,戚浔看了一眼文稿,却觉得有些说不通,曾文和若从未看过戏曲,又如何能写出一模一样的两句诗,就算比兴手法相似,抒怀咏物也一样,可人与人之间的字词习惯各异,很难出现一字不差的境况。

  只有曾文和去看过戏,并且对其中诗词印象深刻,而后在作骈文之时下意识写了出来这一种解释!

  更何况那般巧合,刘希也看过《雨霖铃》。

  想到刘希还看过常清写的《金枝记》,戚浔又问:“那你知道常清写过的《金枝记》戏本吗?”

  简鸿便道:“那我知道,这本是《金锁记》之后写的,常大哥写的《金锁记》演出来后广受好评,于是他紧接着写了《金枝记》,只是写这本之时,书院里有许多人对他冷嘲热讽,他每每写的时候,都会躲着大家,我并不知是什么故事。”

  戚浔明白简鸿知道的并不多,一时有些失望,这时,简鸿看着曾文和的文稿伤怀道:“这篇骈文曾大哥写好后还给我们看过,当时齐山长也看了,还对他大加赞赏,直道若是他四年前参加科考,必定能高中,可没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篇骈赋了。”

  戚浔微讶,“这话怎么说?”

  简鸿道:“因这骈文的题目,乃是四年前,也就是建章元年的进士科题目,虽然我们都写过多回,可此番齐山长又在原来的题目上加了副题目,便更难写了。”

  戚浔一惊,这些文稿只有骈文,并未写考题,她没想到竟然写的是四年前的进士科科考之题,她当下想到昨夜看《雨霖铃》之感,故事曲折不必说,通篇文辞华美,一看便是饱读诗书之人所作,她不由得又去看曾文和的文稿,会这样巧合吗?

  见戚浔面露沉思,简鸿还当她不懂科考,便道:“我们科考要考许多的,明经与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乃是考贴经,用经史子集上的圣贤之言为题,我们来阐释其理,而进士科,则是比诗赋骈俪,曾大哥进士科要远胜明经科,去岁科考,他本觉自己极有希望的,可没想到最终三甲也未进,为此,他去岁一整年都十分消沉。”

  戚浔的确不懂这般细致,待他说完,戚浔想到刘希也未高中,便道:“那平日里他和刘希相比,谁的学问更好?刘希也未考中。”

  简鸿即便不愿,却也还是道:“若非要比,那还是刘希学问更好些,他家境极好,起点便与我们不同,自然学的更快些,不过去岁曾大哥真的极有希望的,他那般谦逊之人,考前也说自己此番多半能高中,当时我以为他往后要平步青云了。”

  戚浔觉得有些古怪,“每年的试题都有变化,他如何能知道自己必定高中?”

  简鸿撇嘴道:“考前当然要抱有希望啊,曾大哥也只是与我说说罢了,去岁科考的其他人,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