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3章 李氏不等式。_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4章李氏不等式。

  “我们东方哲学所构建的社会中,对好看的脸是怎么形容的?”

  李景霖敲了敲黑板。

  “对美男子形容是怎么说的?”

  “眼睛明亮的如岩下闪电,面如玉,瞳如漆,眉如剑,风度翩翩。”

  “男的,是面如冠玉,女的,则是面若凝脂。”

  “冠玉,凝脂,显而易见,在古代,我们对于长相之美的认知,首先就是白,干净,光滑。”

  一边说着。

  李景霖还一边放着课件。

  课件里一本正经的记载着说起来的典故的出处与信息。

  李景霖微笑中。

  确实引起了学生们不小的兴趣。

  “说抹了粉嫌太白,抹了红晕显得太赤,这正是对白里透红审美观最好的佐证。”

  “我们继续看其他的五官。”

  听的也愈发认真。

  虽然诗句并未详细描述眉眼身材到底如何。

  别说。

  “唇红齿白,一双顾盼生辉的明亮眼睛,双目流转间熠熠生辉。”

  “明眸善睐,顾盼生辉,柳眉杏眼,你觉得,都能生辉了,都明眸善睐了,都杏眼了,那眼睛可能会小吗?可能会眯眯眼吗?杏有多大,大家自己可以比划一下吧?”

  “唐代审美标杆杨贵妃,肌如凝雪,体态丰腴,雍容华贵,即使是通过考古还原,那也是眉弯如画,眼含秋波,嘴角微扬,尖鼻小巧。”

  李景霖的语气中,毫不避讳充斥着对其的鄙夷。

  谈起帅哥美女这种话题。

  “环肥燕瘦,无论王朝的审美主流如何变动,在最基础的审美之上,从来不会相差甚远,不会存在某个时代的美,现在人看会觉得丑。”

  给学生们展示着诗人们描写的,关于杨玉环美貌的诗句。

  “哈哈哈!”

  “哪怕大家都说的唐代以肥为美,这个肥可不是痴肥肥胖,而是丰腴,结合着时代的艺术审美来看,唐代与其说是以肥为美,不如说是以健康为美,更喜欢丰腴的运动美。”

  “而这个白还不是苍白,而是需要白里透红,在战国时期,美男子兼词赋家写了一篇开玩笑一般的诗赋,名为《登徒子好涩赋》,对美人的描绘便是【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这好涩赋的名字过于搞子,惹得学生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白月光文学也曾经描述:【丹唇外朗,皓齿内鲜】,唇红齿白是基础。”

  “一般来说,古代是怎么描写美女的呢?”

  针对着网络上那些所谓的西式的,高级的审美。

  不过,通过诗句,以及古籍记载,甚至包括考古中,明清时期对杨玉环模样想象的画像,以及唐代仕女图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去分析对杨玉环外貌体态认知的演变过程。

  “别真以为是现代意义的肥,人家那肉是都长在了该长的地方。”

  李景霖的话,顿时引起了学生们的大笑。

  “你在健身房里遇到的那些S型身材的大姐姐,和走两步都地震的坦克大地雷能一样吗?”

  “哈哈哈哈!!”

  学生们笑了起来。

  在笑声中,学生们也不由得感慨,这审美果然是一个轮回。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