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震怒_三国第一狂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舒嫡传也早就没了。董和的话,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不得而知,许多人也没有当真,只是听听就得了。

  董和神色肃然,站起身拱手道:“在下董和,见过殿下。”

  袁尚道:“董公有什么要说的吗?”

  董和的年纪,五旬开外,实际上,这是在场大多士人的年纪。最小的人,都抵近五十岁。所有人的年纪,都不小,恰是如此,才当得起名士之称。

  董和正色道:“殿下,老夫要说的,是开科取士虽说不错,却也有一定的缺陷。”

  袁尚道:“什么缺陷呢?”

  暂时,袁尚不清楚董和的态度。

  是真心提出缺点。

  还是挑刺呢?

  如果是要挑刺,乃至于无条件打压开科取士,那么董和这个人,就得斟酌使用了。

  董和肃然道:“开科取士,的确能筛选人才。可是士人的品行,却无法考核。朝廷的人才,的确要有能力,但品行也很重要。一个品行不端的人,放在地方上为官,就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这,是决不允许发生的。”

  “老夫认为征辟、举孝廉,还是应该进行,不能直接就一竿子打翻了。征辟、举孝廉和开科取士,同时进行,两者也不冲突,这是老夫的建议,请殿下三思。”

  此话一出,大厅中气氛顿时变化,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再无先前的轻松。

  征辟、举孝廉,是汉朝实施的制度。到了袁尚这里,袁尚根本不怎么在意,更喜欢开科举。

  所以,才有开科取士。

  明眼人都知道,袁尚是反对举孝廉的,才弄出这么个开科取士来。

  如今董和,却是要恢复。

  当然,董和的提议,是两者并行,都是能选拔人才。一些名士看在眼中,眼中的神色有着探寻。因为征辟、举孝廉等制度的废除,对他们来说,影响还是蛮大的。

  他们是名士,拥有者话语权,甚至可以举荐人。

  如今,没了这个机会。

  只是没有人愿意反对袁尚,现在董和站出来,这就是试探。

  袁尚审视着眼前的董和,他心思转动,思考着这一缘由,征辟、举孝廉等制度,是一部分人的利益。

  董和代表了这些人。

  当然,董和也不是要反对开科取士,只是希望还保留一点。只是袁尚要改革,就改革彻底。征辟、举孝廉就是人情关系制度,要选拔人才,难度太大。

  必须要淘汰。

  留着,那就给人钻空子。

  袁尚有了决定,他直接道:“董公,关于人的秉性,本王一向认为人性本恶,人性中有贪欲。战国时,荀子提出的这一论调,本王很是赞同。”

  “人的品行,除了极少数人外,如家师以及在座诸公这样品行高洁的人,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存着恶念的,都是存着贪念的。只是,在于这恶念和贪念,是否被释放出来,是否被压制?”

  “士人秉政,掌握大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