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和运筹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上架前的最龗后一章了,心情忐忑的迎接读者大大的考验了。)

  时间很晚了,回到县衙之后,苏天成没有马上回到后院去。

  渠清泽也是明白的,跟随苏天成到了三堂。

  渠清泽、卢天明、刘仲基三人,都是住在县衙里面的,只不过他们居住的地方,在二堂到三堂之间,按照规定,他们也必须居住在县衙里面。

  渠清泽早就分析过了,董昌从京城来到江宁县,绝对不会是小事情,但也表明了一个立场,那就是皇上还是信任苏天成的,如果真的不相信了,要采取措施了,来的就是其他人了,当然,自己一定是有些责任的,在苏天成的身边,没有能够如实的禀报情况。

  出现这样的状况,渠清泽不后悔,他相信,苏天成是能够做大事情的,到时候,真正的做出来成绩了,朝廷一定是能够明白的。

  再说了,朝廷没有撤换自己的意思,也就说明了,暂时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这里面,一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的,有人暗中算计,而且不是一般人。

  “老哥,想不到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一定是知龗道一些情况的,方便的话,是不是说说,这马上就要到京城去了,若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龗道,也显得有些被动啊。”

  渠清泽同样很严肃,听到苏天成说这些话之后,尚在沉思。

  苏天成的想法很实在,外放到江宁县,虽说掌握了实际权力,可以做不少的事情了,但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无法得知京城里面的情况,自己的前途,以及能够做多大的事情,都是京城里面掌握的,京城的风吹草动,必然产生一些影响。

  “董大人到江宁县来,曾经训斥了我,说是有些情况不知龗道、不清楚,可我明明是通过南京内卫,禀报了诸多情况的,这就很奇怪了。”

  在苏天成的面前,渠清泽也没有必要隐瞒事情了,有什么说什么,因为苏天成也是这样对待他的,相互之间的信任,是最为重要的。

  “哦,你的意思是说,董大人没有接到这些奏折。”

  渠清泽点点头,神色凝重。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这样看来,问题有些复杂了。

  南京作为陪都,不仅仅设有京营,也设有内卫,锦衣卫的声势,没有京城那么大,本来太子应该驻守在南京的,可万历年间之后,太子一般都是在京城了,所以锦衣卫没有多少事情,但很多的密奏,还是通过锦衣卫,传到京城去的。

  而且锦衣卫的密奏,可以直接到皇上的手里。

  屋里一时间有些沉默了,能够掌握南京锦衣卫的,没有多少人,董昌身为锦衣卫都督佥事,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是绝对不敢压着这些奏折的,说起来,只有管着锦衣卫指挥使的人,发话之后,指挥使才会这样做的。

  至于说董昌问到的几个问题,普通人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